在物流和倉儲行業中,RFID(無線射頻識別)技術的應用,主要是為了利用其無接觸的快速識別特性來改善庫存管理、提高倉庫操作的效率和準確性,從而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。PDA個人手持數據終端作為這一系統的關鍵組成部分,以多任務支持而聞名,機身可以通過更換模塊,完成多個環節的工作。以下是RFID手持終端在物流倉儲行業的應用原理及其操作流程:
應用原理
RFID
系統由標簽、讀寫器和數據管理系統組成,其中讀寫器可以是手持式的,也可以是固定式的。手持終端一般用于貨品信息登記,通過在每樣貨品上黏貼
RFID標簽,可以將貨物信息全部寫入到一張小小的標簽中,將貨物信息化。在商品信息被上傳到后臺系統之后,每個貨架上的
RFID傳感器,就可以通過讀取放入貨架的貨品的
RFID標簽信息進行甄別,避免貨物被擺放到錯誤的貨架上,同時,正確擺放的貨品信息會得到確認,減少人工登記的參與度。
由于信息帶寬夠大,
RFID標簽與終端之間的數據交換是實時的,所有的對標簽內容的更新都能被快速上傳到服務器,方便售貨人員管理。 與傳統的條形碼掃描相比,
RFID技術使得
PDA終端可以同時讀取多個標簽,這提高了盤點速度和準確性,如果客戶的工廠選擇全域部署自動化系統,整個倉庫的庫存盤點便不再需要人工的干預,從入庫到出庫都能自動完成,減少人員上的經費支出。
應用流程
1.
接收與入庫
貨物到達倉庫時,首先給貨物貼上
RFID標簽,然后使用
RFID手持終端掃描貨物上的
RFID標簽,使用貨單系統下載貨物對應的數據,經工作人員核對后寫入到貨物的
RFID標簽中,并由傳送帶之類的搬運系統運輸到對應貨架;
2.
訂單處理與揀選
系統接到出貨訂單后,倉庫管理系統將揀選任務發送至揀貨人員的
RFID手持終端上,工作人員依據手持終端顯示的信息,在
PDA的交互界面上找到并確認所需貨物,由傳送帶傳送到封箱車間進行打包發貨操作,途中打包人員可以通過
PDA終端的
RFID掃描核實揀選貨物是否正確。
3.
發貨
通過揀選之后,貨物就會在末端車間被打包好,同樣通過貨單系統與
RFID標簽的配合,自動完成物流地址登記,交由傳送帶送到出貨口等待的快遞公司的營運車輛中,完成一整套的出倉發貨流程。